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高凯)作家出版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自1953年成立以来,作家出版社走过了70年不平凡历程,用一部部经典文学作品铺就了辉煌的成长发展之路。
作家出版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作家出版社供图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孙业礼,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人民艺术家王蒙,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邱华栋,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陈彦,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平、何建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主持。
张宏森当日在讲话中指出,作家出版社的70年,是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同进步共发展的7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成就卓著的编辑家、出版人筚路蓝缕,勇于开拓,出版了一大批赢得读者口碑、树立时代丰碑的经典之作,生动记录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创造新生活的豪情壮志。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呼应伟大转折,热忱歌咏改革开放,与激情涌动的文学创作协同共进,热切回应广大读者对新鲜题材、崭新视野的期待,出版了一大批新时期文学的经典之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家出版社主动承担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重大项目,推出了一大批反映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精品力作。
出席座谈会的作家、编辑、出版人从不同角度高度肯定了作家出版社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作家出版社未来发展寄予深切期待。
王蒙回想起诸多与作家社密切关系的领导、师长、同事和文友们,他表示“我非常怀念他们,并对他们心怀感恩,其中有的是我的恩师。”王蒙非常珍视自己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在伊犁》,这是他对新疆岁月的一份美好记录。他期待作家社今后在选题方面有更大的格局和规划,继续组织实施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出更多反映农村、工业、科技、“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题材的优秀作品。
“在作家出版社出书,几乎是每一位作家最早、最向往的梦想和憧憬。”张平谈到,自己几部重要的作品都是在作家社出版的,产生了很大影响。
何建明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担任作家出版社社长期间许多难忘的经历和作家社推出的一系列代表性作品。在他看来,出作家优秀的作品,出读者喜欢的好书,作家出版社的这个定位多年来始终没有变。“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认为走过70年的作家出版社依然是少年。今天的国家和社会飞速发展,作家和出版人要不断写好书、出好书,就需要更多把目光聚焦我们的社会和时代。”
在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杨志军眼里,作家出版社是一个有温度、有光亮、有美感的所在。它培养的作家和出版的作品无以计数,以文化生力军的姿态脚踏实地、追求高远,让这片肥沃的土壤变成了名著的诞生地、作家的诞生地、精神生活的诞生地。
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表示,新征程上,作家出版社的文学出版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在中国群星璀璨的文艺星空,其中必定有作家出版社这颗星也在闪耀着光芒。
座谈会上,“作家出版社建社70周年珍本文库”正式揭幕。该文库精选作家出版社建社初期出版的部分优秀作品重装出版,以此向老一辈作家和编辑致敬,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人民立场,共同见证新中国文学事业的勃发和生机。
作家出版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作家出版社供图
座谈会上,青年编辑向作家出版社老同志代表献上鲜花,对前辈编辑、出版人为作家出版社创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表达感谢和敬意。
梁晓声、周大新、刘庆邦、白烨、贺绍俊、柳建伟、刘醒龙、曹文轩、梁鸿鹰、关仁山、张者、李洱、全勇先、杨红樱、程青、衣向东、畀愚、余耕、曾高飞、丛治辰等作家代表参加当日座谈会。(完)
中新网太原12月1日电 (任丽娜)记者1日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保供今冬明春电煤运输和夯实即将到来的春运基础,该局集团公司2023年集中修施工完成钢轨大修近600公里、轨枕大修2.6万余根。
太原铁路部门集中修施工现场。张炯 摄
据介绍,2023年太原铁路部门集中修施工分上半年、下半年两个阶段进行,全年总共安排了大秦、瓦日、侯月、石太、南北同蒲等线路的21次集中修,1次综合天窗整治,共计219个天窗日,共389个天窗点。
2023年太原铁路部门集中修施工,其中完成钢轨大修599.291公里、轨枕大修157.243公里/261834根、道床大修522.368公里、道岔轨件大修264组、站场道岔技改364组。
太原铁路部门集中修施工现场。张炯 摄
此外,集中修施工大机捣固线路4932.5公里、大机捣固道岔3542组、大机打磨线路3903.3公里、大机打磨道岔2508组、大机铣磨钢轨78.22公里、桥梁换砟21.5公里、道岔换砟623组、岔区线路换砟42.1公里。隧道拱顶空洞及裂纹整治加固12座/354延米,整治隧道基底空洞病害2座439延米,整治桥梁位移超限支座37座/160孔,隧道漏水整治10处/220米。
为进一步提高施工作业效率,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中优化了创新机械换砟施工组织模式,首次引进使用砟土分离机,实现道岔换砟全流程机械化作业,高质量完成了施工任务。
施工过程中,供电系统检修中充分发挥供电检修列、水冲洗作业优势,检修列+DPT多平台作业车组合对大秦、迁曹线特大桥梁、长大隧道进行检修,消灭了设备死角病害隐患,利用水冲洗车对大秦二期、北同蒲正线重污染区段绝缘子进行集中清扫,消除污闪隐患,有效保障设备工作状态。
太原铁路部门集中修施工现场。张炯 摄
作为中国能源大通道的大秦铁路在2023年的集中修施工中,共完成成段更换钢轨123公里,成段更换轨枕2.96万根,完成大秦线成组更换道岔43组,有效提升了设备状态,保障了大秦铁路重载通道运输安全、畅通。
施工期间,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各项施工项目按图推进、顺利完成,实现了施工、运输“两不误”。(完)